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強俊研究員團隊在大口黑鱸“蘇芯1號”育種芯片研制上取得新進展。
大口黑鱸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養殖魚類,具有肉質鮮美,抗病能力強,生長迅速等諸多優點,但在對其遺傳改良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種質退化,遺傳多樣性降低等問題。為此,團隊開展了大口黑鱸北方亞種新材料鑒定、評價與選育工作,基于前期發掘的功能位點,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口黑鱸40K液相育種芯片——“蘇芯1號”,顯著提高了個體基因型的精準預測,從而實現對種質純度、性別、生長、抗虹彩病毒等重要經濟性狀的精準鑒定、定向改良和高效選育。目前,已通過“蘇芯1號”育種芯片完成速生F4代選育工作,生長速度顯著提升17.30-25.37%。團隊在選育過程中已累計獲授權國家發明7項,發表SCI論文13篇,中文核心7篇。以上研究工作為推動我國大口黑鱸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加州鱸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項目(2022-ZYXT-07),江蘇省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JBGS〔2021〕130),蘇州市科技計劃的課題(SNG2021009)等項目支持。相關研究成果論文發表于國際期刊《Aquaculture》(JCR一區,IF 3.9)、《BMC genomics》(JCR二區,IF 3.7)、《Microorganisms》(JCR二區,IF 4.2)上。
全文連接:
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0848
doi.org/10.1186/s12864-024-09962-0
doi.org/10.3390/microorganisms1307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