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淡水中心在桑葉多糖結構解析及其對脂肪代謝調控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2025-07-24 11:18:14 來源:
近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飼料原料開發與質量安全崗位科學家、水科院大宗水產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副首席科學家繆凌鴻副研究員團隊在桑葉多糖結構解析及其在大宗淡水魚脂肪代謝調控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植物多糖是由多個單糖分子通過脫水縮合形成的糖苷鍵連接而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功能特性主要由分子量、單糖組成和糖苷鍵構型決定。本研究聚焦桑葉多糖這一植物源活性成分,借助紅外光譜技術解析其分子結構,明確其具有β-糖苷鍵連接方式和吡喃糖環結構特征。團隊綜合運用微生物組、代謝組與轉錄組等多組學聯合分析手段,以團頭魴腸道組織為研究靶點,揭示了桑葉多糖調控脂肪代謝的核心機制——通過修復腸道菌群失衡、促進抗氧化代謝物分泌、強化腸道上皮屏障功能,有效緩解脂質代謝紊亂引發的腸道內質網應激和炎癥損傷。本研究立足水產動物“腸-肝”代謝調控軸,系統闡明了桑葉多糖的構效關系及其對水產動物脂肪代謝調控的作用機制,為植物多糖類生物大分子的功能開發和產業化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有助于推動水產養殖綠色健康發展和保障養殖水產品安全供給。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45)、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YFD2400600/2022YFD2400603)和水科院科技創新團隊(2023TD63)等項目支持,相關成果論文“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s ameliorate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high-fat diet-fed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changes in intestinal transcriptome, metabolome, and microbiota”發表于生物學領域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CR1區,IF 2025 = 8.5)上,水產病害與飼料研究室姜文強博士為第一作者、繆凌鴻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上一條:淡水中心在大口黑鱸“蘇芯1號”育種芯片研制上取得新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