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科技部委托山東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在青島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領域“水產全產業鏈質量控制技術與示范”項目下設各課題進行了驗收,漁機所承擔的 “水產品加工前原料的質量鑒別和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2015BAD17B01)”中“鮮活魚類標識與貝類控菌技術裝置研發及蝦黑變控制與品質評價技術研究”子課題任務(以下簡稱“該子課題”)順利通過驗收。
該子課題針對我國水產品加工前原料存在的質量“瓶頸”問題,主要以大宗的、高值的水產品原料為研究對象,研發采用膠針槍對大菱鲆背鰭處進行單線扣標識的活體魚類標識技術,開發了大菱鲆機械化標識設備1臺,生產能力達570 尾/小時,并通過了專家組現場驗收;研發了冷海水循環噴淋,運輸車內環境調控?;盍魍夹g體系,設計制造了貝類?;钸\輸車1輛,運輸能力3600 kg/次,比傳統運輸節水66%,?;顣r間40小時,成活率96.57%;在福建寧德市牧海水產有限責任公司建立活體貝類(鮑魚)保活運輸產業化試驗基地;發表相關論文3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培養碩士研究生1人。該子課題研究成果完善了水產品可溯源體系的建立,提升了活體貝類品質與食用安全,提高了我國水產食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經濟效益。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課題匯報,審閱了課題組提供的驗收材料,經討論,認為課題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