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際漁業>>正文

        為了海洋可持續發展,我們在行動--中方參加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活動紀略
        2025-07-08 10:00:46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現場致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執行秘書維達爾·海爾格森現場致辭。


        “啟智海洋:創新科學引領行動,共促可持續的未來”邊會現場。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供圖


        時隔3年,一場關于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大會如約而至,呼吁“加快采取行動并動員所有行為體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

        2025年6月9日~13日,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在法國尼斯舉行。此次大會由法國和哥斯達黎加共同主辦,各國政府、學術機構、企業以及公益團體等各界代表約1.5萬人匯集于此,共商全球海洋治理。大會通過了《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團結起來采取緊急行動》政治宣言,與各國及相關實體作出的800余項自愿承諾形成《尼斯海洋行動計劃》。

        本屆海洋大會上,自然資源部全程參與10場全會、10場專題會并舉辦多場邊會活動。在海洋生態、科技和能力建設、籌融資、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污染、漁業、經濟、糧食安全、區域合作以及海洋法等議題的專題會上,中方專家積極參與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家彪作為專題2發言嘉賓作專題報告,提出海洋科學發展與政策治理體系的深度融合是應對全球海洋挑戰的關鍵;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文在專題10會議評論發言中提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各項國際公約應協同發揮作用。自然資源部公益伙伴計劃成員單位北京市企業家環?;饡趯n}3會議上分享了中方為海洋公益行動籌集資金的經驗。中方通過多層次多角度持續發聲,呈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成果和理念,為全球海洋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作為主場活動的有效補充,邊會成為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利益相關方展示各自海洋發展成果,為全球海洋治理建言獻策的舞臺,受到各方廣泛關注。大會核心區——藍區舉辦135場邊會,周邊區域——綠區舉辦包括研討、展覽、科普等多種形式的活動300余場。中方多家機構積極參與,自然資源部主辦邊會1場,聯合主辦邊會3場,積極參與其他相關活動5場。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國際海底管理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歐盟海洋漁業總司、世界經濟論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契約組織等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和區域組織機構負責人到會致辭。邊會上,中方發布了多項公共服務產品,展示了中方為海洋可持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的行動。

        此外,自然資源部代表團還高密度地進行14場雙邊會談,同有關國家、聯合國機構、國際涉海組織等就海洋議題交換意見,拓展全球藍色伙伴關系,推動相關合作走深走實,中方的建議和主張得到有關方面積極回應。

        在這一重要國際舞臺上,在全球目光聚焦下,中國海洋發展治理成果和努力獲得高度評價,中國海洋發展與保護的理念與實踐得以廣泛傳播。

        “數據共享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發布海洋科技成果與應用產品,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賦能

        當地時間6月9日上午,以“啟智海洋:創新科學引領行動,共促可持續的未來”為題的大會首場邊會舉行。會議發布了全球海洋融合數據集(CGOF 1.0)、全球海洋預警預報數值產品、深海海山數字孿生系統等3項中國海洋科技服務研究成果與應用產品。CGOF 1.0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聯合清華大學等單位攻關研發,融合了40余個全球數據資源,數據總量超600TB,涵蓋10種關鍵海洋要素,總時間跨度60年?!皨屪妗毕盗袛抵的J郊叭蚝Q髷抵殿A報產品,實現了海洋模式物理框架革新和計算效率革命?!板V钦Z”大語言模型作為中國首個業務化海洋垂域 AI模型,融合18億海洋詞元語料庫。深海海山數字孿生系統是基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深海生境調查數據信息,利用智能識別技術建立的深海典型生境的數字孿生系統,填補人工智能技術在深海領域的應用空白。

        “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現象正源自海洋,生物多樣性也在加速喪失,諸多變化對沿海地區構成了直接威脅?!背鱿厱穆摵蠂炭莆慕M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執行秘書維達爾·海爾格森說,“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提升預測能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海洋數據的共享?!?/span>

        “迄今為止,海洋數據仍然非常有限?!庇《饶嵛鱽啔庀髿夂蚝偷厍蛭锢砭志珠L德維科麗塔·卡爾納瓦蒂說,“中國提供的數據不僅對中國自身意義重大,對全球也極具價值,希望這項工作能夠持續推進?!?/span>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等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法國麥卡托國際海洋中心、全球海洋觀測系統、國際海洋學院共同舉辦該場邊會,旨在推動全球海洋數據的開放共享,提升海洋預警服務能力、深海數字模擬能力,促進海洋科技創新與應用。邊會成功搭建了一個高規格、高效率的多利益相關方對話與國際合作平臺,通過展示中國及全球伙伴的創新實踐與科學行動,為加速實現“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愿景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力。

        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在另一場以“通過工具包鏈接海洋科學與終端用戶”為主題的邊會上,一款名為“濱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海洋方案”(COAST)的產品正式發布,并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引起與會者高度關注。該產品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牽頭研發,融合海洋大數據、先進數值模型、人工智能技術和能力建設,為終端用戶提供海洋災害、生態健康、漁業資源、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可視化產品和服務。

        “海洋科學就像光學研究,但民眾需要的是便于操作的照相機。”研發人員介紹,“這個工具包,就如同從光學研究到實際應用的‘照相機’。”

        埃及國家海洋和漁業研究所副所長蘇珊·加拉巴維認為,“全球南方”國家雖然坐擁豐富海洋資源,但缺乏技術、知識和方法論來識別這些資源和評估其經濟價值。她認為,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COAST工具包有助于全球各方共享數據和技術,真正實現國際協作。

        當前,以衛星遙感、人工智能預測模型、數字孿生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海洋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獲取的海量數據信息和生成的高質量全球公共產品,為人類認知海洋、保護海洋和公平利用海洋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些數據(產品)的共享,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本S達爾·海爾格森說。

        “守護海洋是需要共同作答的多選題”

        以藍色伙伴關系促全球合作,實現可持續海洋未來

        當地時間6月9日下午,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和北京市企業家環?;饡⊿EE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實現可持續海洋未來:藍色伙伴關系促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全球合作”邊會舉行。奧運會跳水冠軍郭晶晶作為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成員現身大會,吸引了更多人對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關注。

        會議發布了“藍色伙伴關系”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優秀案例,來自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菲律賓、毛里求斯、厄瓜多爾和中國等5個國家51家公益伙伴聯合開展的14個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優秀案例收錄成集,向全球展現“小而美”優秀合作、促進全球海洋保護修復的示范。

        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是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關乎地球生態平衡和資源合理利用。“守護海洋從來不是單選題,而是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社區乃至每個普通人共同作答的多選題?!惫Ьг跁铣珜Ч餐刈o海洋家園。

        與會者贊賞了中國通過“藍色伙伴關系”與國際社會共享經驗和技術的做法。世界經濟論壇自然倡議負責人杰克·赫德表示,中國通過藍色伙伴關系這一國際合作倡議,在加強本國海洋生物多樣性認知、劃定適宜海洋保護區,并有效管理區內及周邊漁業活動等方面,采取了切實保護措施。蘇格蘭海洋研究所教授威廉·奧斯丁表示,中國藍碳研究的進展,為制定穩健政策、明確保護修復優先事項,以及增強投資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撐,藍色伙伴關系也彰顯了保護海洋生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合作重要性。

        當地時間6月11日、13日,中方有關機構還舉行了兩場關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主題邊會。一個探討了濱海區域作為海陸生態交匯的生命走廊所發揮的重要生態功能;另一個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視角,探討藍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6月11日,“全球濱海論壇:協調和推動濱海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邊會上,介紹了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的全球濱海論壇會議成果。來自五大洲的21家機構成為全球濱海論壇伙伴關系首批合作伙伴,積極響應《全球濱海論壇伙伴關系倡議》。全球濱海論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不斷推進公共知識產品研發,通過全球濱海論壇這一平臺,以科學和實證為基礎,保護、養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海岸帶生態系統。

        6月13日,由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廈門大學等主辦的“碳中和愿景下的可持續藍色經濟”邊會,向全球發布了《推進中國可持續藍色經濟——構建堅實的海洋核算與藍色金融政策基礎》研究報告,內容涵蓋海洋核算體系和藍色金融工具的開發與評估。會議向全球發出了“共塑2030后全球海洋新議程”的行動倡議。該倡議在全面審視海洋在全球氣候、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和人類未來繁榮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出必須為2030年后的時代制定一份更具雄心、以科學為基礎、共同設計的全新海洋議程,呼吁全球攜手共促海洋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釋放藍色經濟潛力”

        推行海洋空間規劃,助力海洋可持續目標實現

        當地時間6月10日、12日,兩場聚焦海洋空間規劃的邊會相繼召開。一場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等主辦,題為“推行海洋空間規劃,發展藍色經濟,助力海洋可持續發展”;另一場由泰國自然資源部聯合其他國際合作伙伴共同舉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協辦,題為“釋放藍色經濟潛力:海洋空間規劃成功實施所需的融資和伙伴關系”。中外兩場邊會,從主題到探討領域,都在印證海洋空間規劃對于可持續藍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兩場邊會中,中方以多元視角,闡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編制海洋空間規劃的國家之一,經過40多年研究、探索、實踐和升華,所積累的理論研究成果和經驗。與大會各方探討了海洋空間規劃在優化開發保護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和實踐,展示了中國不斷推動與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研究,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的進取之心。

        安提瓜和巴布達藍色經濟大使阿西爾·迪恩·喬納斯表示:“聚焦推進海洋空間規劃、發展藍色經濟、促進可持續海洋治理,精準契合了當前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

        世界經濟論壇海洋事務負責人阿爾弗雷多·希龍對邊會給予高度評價:“世界經濟論壇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自然受益:港口行業的角色》報告,生動展示了海洋空間規劃作為關鍵工具的實際效能和國際合作的巨大潛力。”

        “會議不僅深化了我們對共同挑戰的理解,更凝聚了加速行動的共識。它為落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框架注入了強勁動力。我深信,通過延續這樣的伙伴關系與知識共享,我們定能為海洋創造一個更智慧、更有效、更可持續的未來。”國際海底管理局環境管理礦產資源辦公室主任何塞·達洛·莫羅斯說。

        海洋承載著人類對未知的渴望,海洋的開放性和連通性,讓海洋成為一門“世界語言”。展望未來,我們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以更多務實親民的合作舉措,在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貢獻更多中國智慧,發出更多中國聲音,開展更多積極行動。

        上一條:魚兒懸停水中為何要消耗更多能量
        下一條:冰室氣候+高氧環境,全球變暖仍可致海洋缺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