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世界日報》6月9日報道,泰國商業部內貿廳長然榮與泰國冷凍食品協會、以及冷藏協會共同商討。他表示,準備改變干預蝦價的方式,采用三種新方式監管蝦價。
第一種方式是向民營企業提供14億銖免息貸款,期限1年,用于向農民收購蝦只,但政府需承擔8,400萬銖利息。官方將規定蝦只的收購價格,每公斤40只蝦的售價為155銖、每公斤50只價格135銖、每公斤60只價格125銖、每公斤70只價格110銖、每公斤80只售價100銖。民企必須按政府規定的價格收購,如果市價高于收購價,民企將獲利,但如果市價下跌,民企必須承擔以上風險。 然榮認為,以上的新監管蝦價方法,將有助減輕政府負擔,不必繳納冷藏室的費用、或其它管理費。民企認為收購蝦只后,原規定為必須冷藏,但新的方式將考慮立即加工為蝦產品,有助減少民企的開支。
第二種方式是民營企業向農民收購蝦后,讓政府為蝦農補貼差價,預測將使用預算不低于2億5,000銖。
第3種方式是像去年一樣,由政府直接向農民收購。協會將與其會員商討,并在9日向內貿廳報告商討結果,以便商業部收集資料后,在內閣會議提出研審。
泰國冷凍食品協會主席帕匿萱表示,首項方式,如果蝦只市價不跌,民營企業能夠妥善管理,但如果蝦價降低,將使民企放緩收購。原則上同意改變監管蝦價的方式,特別是收購后立即加工,可減少蝦價下跌的風險性。
帕匿萱透露,令人擔心的是政府規定的蝦價較高,民企難于開拓市場,而且如果采用首項方式,民企在記賬方面也許會出現問題及障礙,必須謹慎考慮。強調不僅蝦價問題,目前出口商還遭受兌換率波動的影響,泰銖匯率堅挺,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兌換率的力度。大部分出口商都希望泰銖貶值,才能與貿易競爭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