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盟成員國擬制定本地區“蝦類出口共同標準”
2014-04-02 00:00:00 來源:
近日,據“越南水產品出口與加工商協會(VASEP)”透露,鑒于本地區廣泛存在的“蝦類出口認證標準”混亂的問題,“東盟(ASENA)”成員國蝦生產商和出口商一致同意擬創建一整套適用于本地區的自有“蝦類出口共同標準”。據透露,這一決定是于2013年12月在泰國舉行的一次東盟專題會議上做出的。事實上,近年來,由于各種不同類型、五花八門的養殖水產認證標準及出口證書等,已導致東盟成員國的水產養殖戶和生產商無所適從;并已大幅提升了當地水產養殖業的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據悉,上述決議已獲得了東盟成員國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 據透露,上述會議的決議中稱,這一“蝦類出口共同標準”必須與當前東盟各成員國的水產養殖業實際水準相適應,但也必須與其它全球通行的國際標準和要求相統一。另據透露,今年2月,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芹苴省召開的“越南VASEP及漁業協會全國第二次會議”上,正式通過了一項“地區性蝦類出口協調標準”。而隨著這一標準知名度的日益提高,正逐步演變成為東盟成員國的“蝦類出口共同標準”初步雛形。據VASEP指出,希望這一共同標準能給本地區的蝦類生產者帶來統一的質量認知,并向全球的蝦類進口商和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東盟蝦產品。 另據預測,截至目前,全球養殖對蝦年產量約可達350-400萬噸,而東盟成員國的蝦類生產商則從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僅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和緬甸的養殖對蝦年產量就可達30-60萬噸之巨。據猜測,到2015年,東盟成員國制定的“蝦類出口共同標準”或將在東盟經濟共同體正式實施。(來源:浙江流加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