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江水產研究所朱華平研究員應貴州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邀請,在貴州省遵義市為“貴州省2025年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學員授課,貴州省各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專業技術干部和部分水產養殖經營主體技術員共計120余人參加了培訓。
在培訓班上,朱華平研究員作了題為“高產優質品種引進及養殖管理技術”的專題授課,主要圍繞稻漁綜合種養品種引進和選擇、禾花鯉稻田養殖技術和模式以及稻田養魚的幾個關鍵問題等內容進行了全面講解,各學員圍繞禾花鯉新品種在貴州養殖的適應性、前期引進養殖的成效和苗種來源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針對稻漁綜合種養田間工程改造進行了互動答疑。此次培訓為深入推進水產綠色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促進貴州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期間朱華平研究員還到桐梓縣桐水黔魚漁業有限公司的高橋和新站基地,了解今年禾花鯉苗種生產情況,幫助解決禾花鯉苗種培育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2023年桐梓縣引進新品種禾花鯉“乳源1號”以來,通過“公司+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稻+禾花鯉”綜合種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中“桐梓禾花鯉”(商標名稱為黔福魚)成為2024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桐梓“酸湯禾花魚”獲得2024年預制菜爆品中國行百強榜(前20名)。目前桐梓縣已建成縣級禾花鯉良種基地1個,高標準“稻+禾花鯉”綜合種養單產提升示范基地5個,輻射帶動全縣稻漁綜合種養3萬畝,不僅提升了當地禾花鯉的畝產量,也為貴州省的稻漁綜合種養提供了有力的示范。此外,全縣還發展了35家池塘養殖禾花鯉規模養殖場,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稻+禾花鯉”綜合種養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糧食安全與生態環保于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桐梓將以“稻+禾花鯉”種養結合模式為主體,池塘養殖為輔助,持續完善和優化禾花鯉產業體系,輻射帶動西南地區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并聚焦產地加工、冷鏈物流、品牌建設等薄弱環節,持續推進生產、加工、流通、營銷產業鏈升級,提升禾花鯉產業發展質量和整體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