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與上海海洋大學聯合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農業與淡水漁業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啟動會在上海聯合召開。其中“海洋生態友好型漁具漁法與節能再利用技術研究應用”項目由東海所牽頭承擔,“大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評價和資源養護與治理技術”項目由上海海洋大學牽頭承擔。啟動會以“線上+線下”方式開展。項目咨詢專家中國遠洋漁業協會會長張顯良、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會長李杰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劉永新、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譚燁輝、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段明、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鐘霞銘、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沈長春以及項目負責人張勛研究員、朱江峰教授、課題負責人及骨干等9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東海所科研處處長王翠華主持。
會上,東海所副所長趙峰、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羅軼分別致辭,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科學技術處二級調研員田吉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馬卓君、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科技與市場加工處干部歐陽杰、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管理一處項目專員邱威出席會議并講話。項目負責人張勛研究員匯報了項目背景、研究目標、項目實施進度、預期成果等內容。項目咨詢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針對國家海洋捕撈產業發展與管理需求開展集成攻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產業意義,研究目標明確、技術路線可行、實施方案科學,并提出項目要進一步以問題為導向創新漁具性能優化、應用范圍拓展及廢棄漁具循環利用與精細化管理,明確核心目標、緊抓重點,結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解決產業實際問題等建設性意見。此外,會議還舉行了各課題實施方案的閉門交流討論,就下一步重點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
東海所作為課題參與單位,參與了“大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評價和資源養護與治理技術”項目。兩個項目的聯合啟動,不僅是落實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選擇,兩家單位將攜手各項目參與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強大的科研合力,共同協力攻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助力我國漁業的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