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發布了《2025年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和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的通知》,經省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共遴選出國內20個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和19項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院士團隊領銜培育的半滑舌鰨新品種“鰨優1號”以及海水陸基工廠化養殖創新團隊完成的“低能耗循環水養殖關鍵技術”成功入選。其中,半滑舌鰨“鰨優1號”是繼2024年被列為重點推廣養殖品種后再度登榜。
“鰨優1號”是陳松林院士帶領團隊聯合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唐山市維卓水產養殖公司等歷經十余年培育出的首個半滑舌鰨新品種,具有抗哈維氏弧菌病、生長快和養殖存活率高等優點,該品種促使半滑舌鰨整體養殖成活率由以往的不到50%提高到70%以上,成為我國水產育種領域抗病育種成功的典范,對于推動種業發展、加快魚類抗病育種進程、培育抗病高產優質的突破性新品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蚌崈?號”年培育苗種已達1000萬尾以上,經過連續多年的示范推廣,取得了顯著效果,成為我國“一條魚帶動一方漁業經濟”的典范,成功帶動山東省和河北省多家水產養殖企業獲批半滑舌鰨良種場和國家級種質資源場,并入選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


“低能耗循環水養殖關鍵技術”由黃海所海水陸基工廠化養殖創新團隊完成。針對工廠化水處理設施設備成本高、耦合性差,養殖系統運行能耗高、穩定性差,凈水、管控裝備智能化程度低,對蝦、海參循環水養殖模式缺乏等制約我國循環水養殖技術發展的突出問題,該技術提高了循環水養殖系統穩定性,降低了系統建設和運行成本,充分發揮了循環水養殖系統在高效、節水、節能方面的技術優勢。依托該技術養殖的水產品具有養殖密度高、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等顯著特點,與傳統流水養殖相比較,單位養殖產量提高了3倍以上、節地66%、控溫能耗降低47%、實現了95%的養殖用水的循環利用,經濟效益總體提高30%以上,同時養殖水產品免藥物使用、綠色無公害,能夠有力推動水產養殖的綠色發展。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紅鰭東方鲀

工廠化循環水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