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對電商平臺為載體的羅非魚中硒含量流通和膳食健康影響進行了研究,為消費者的合理膳食提供了參考。
羅非魚作為重要的硒來源之一,營養價值高。然而目前缺乏對羅非魚中硒攝入量分布和膳食健康影響的評估。消費者也需要相關評估來合理規劃膳食結構。研究團隊通過調查全球羅非魚的銷售模式和產品形式,繪制了羅非魚從中國流通向世界各地的硒元素含量流通圖,并且發現羅非魚中的硒含量隨產品形式和地區的改變而產生明顯變化。本次研究重點著眼于國內主流電商平臺,通過Python抓取樣本分析了我國羅非魚供銷商和消費者的分布模式。在檢測出各類羅非魚的硒元素指標后,研究人員進一步將人類按照年齡和需求分為六組,與檢測結果相結合提出了對應的膳食結構規劃。

本次研究開創性地將目光放在以電商平臺為載體的硒元素流通,并結合現實需求給人們提出了相關建議,對膳食健康評估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研究從電商平臺取樣這一做法也為各種微量元素的追蹤和評估提供了新的出發點。
相關研究成果論文“Flux profile of selenium intake and dietary health assessment of tilapia products in China e-commerce platform” 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JCR一區,IF=4.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