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黃洪輝研究員主持完成的《馬尾藻場生態修復重建技術應用示范與推廣》成果獲得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評審委員會頒發的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證書。
馬尾藻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經濟價值,是海洋生態環境的穩定者和修復者,在生境營造、資源養護、餌場形成、水質凈化和碳匯功能等方面發揮作用;海藻場對魚類有良好的誘集作用,是漁民頻繁作業、休閑垂釣的首選場所。馬尾藻富含的褐藻膠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針對馬尾藻場破壞嚴重、藻場日益萎縮的現象,黃洪輝研究團隊系統集成“馬尾藻幼苗度夏培育技術”、“馬尾藻網袋捆苗藻礁構建技術”、“馬尾藻苗繩夾苗藻礁構建技術”等關鍵技術,構建了馬尾藻場生態修復重建技術體系,展現出修復模式操作方便、花費資金少、實施風險低、成功率高等特點,易于推廣應用,為我國亞熱帶沿海生態系統修復提供了新型的生態高效修復模式和新的修復理念。
該成果取得良好推廣效益:2014年在深圳大亞灣楊梅坑的受損巖相潮間帶海域,修復馬尾藻岸線100m;2016年在深圳大亞灣大礁七星灣海域重建馬尾藻岸線500m;2017年在惠州大亞灣橫洲島潮間帶海域和大辣甲島東側淺海區修復重建了馬尾藻岸線1000米和淺海藻場8500平方米;還在大亞灣橫洲島修復重建的藻場海域采收紫海膽20000公斤,產值104萬元,采收馬尾藻11.2噸,產值22.4萬元。該項目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SCI收錄3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已授權1項),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培訓藻場生態修復重建實施技術人員3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