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劉興國等人發明的“太陽能移動式水底臭氧處理機”2018年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610231211.5
該發明的一種太陽能移動式水底臭氧處理機,由太陽能動力裝置、水面行走裝置、臭氧發生系統、自旋轉噴施裝置組成;臭氧發生系統設置在浮體之上,通過其輸氣管將臭氧輸送至前端的自旋轉噴施裝置;自旋轉噴施裝置包括空心的伸縮桿,伸縮桿通過鉸接環傾斜向下地鉸接固定在浮體上,伸縮桿頭部設有擾動電機,擾動電機帶動伸縮桿內部的傳動軸轉動,傳動軸帶動下端的旋轉擾動頭轉動,旋轉擾動頭與伸縮桿內部的氣體通道同軸設置;在臭氧氣體與旋轉擾動頭的葉片對水底區域的水體進行擾動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對底泥和底部水體的改良工作。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水面行走裝置,實現了整個太陽能移動式水底臭氧處理機上的往復移動;將臭氧發生系統合理的安置在支架之上,實現了臭氧的連續供給,并巧妙的將臭氧輸送至自旋轉噴施裝置的內部,通通過自旋轉噴施裝置的自轉運動,帶動旋轉擾動頭轉動,并將臭氧出氣口與旋轉擾動頭設置為同軸,兩者有效的配合,完成池塘底泥的氧化處理,從而達到氧化有機物、殺滅病菌、改善底泥環境。自旋轉噴施裝置可自由伸縮,便于根據池塘的深度進行調節,伸縮桿的下端固定設置的擋板對旋轉擾動頭有效的起到了保護作用。整個裝置結構設置合理,工作效率高。利用太陽能提供動力,臭氧機根據光照度啟動和停止,自動運行,除了節能環保的作用之外,還便于對臭氧機的功率進行有效的調節,因為相對于外接電源或蓄電池直流電,太陽能電功率調節幅度更小,調節更細致,低功率下的調節精度更高,便于控制臭氧機的功率,提高臭氧對池塘底部氧化的效果。